微型熔融紡絲機在操作前需做些什么?


微型熔融紡絲機是一種專門用于高分子纖維材料新材料開發、配方設計、熔融紡絲制樣的設備。其工作原理是將高分子聚合物加熱熔融成為一定粘度的紡絲熔體,然后利用紡絲泵連續均勻地擠壓到噴絲頭,通過噴絲頭的細孔壓出成為細絲流。這些細絲流在空氣或水中降溫凝固,最后通過牽伸成絲。廣泛應用于高分子材料、化纖、紡織、塑料、橡膠等行業的新材料開發、配方設計、性能測試以及生產質量監控等方面。
微型熔融紡絲機在操作前需逐一確認設備狀態、物料特性及參數設置,減少試驗偏差與設備損壞風險:
1、設備狀態檢查
電氣系統:確認電源線、信號線連接牢固,設備接地可靠(防漏電);檢查控制面板指示燈、溫度傳感器、轉速顯示器是否正常(無報錯代碼);
機械部件:
螺桿與料筒:清理料筒內殘留物料(尤其是上次試驗的不同材質聚合物,避免混料污染),檢查螺桿轉動是否順暢(無卡頓、異響);
噴絲板:確認噴絲孔無堵塞(可用專用通針清理,堵塞會導致紡絲斷絲或直徑不均),安裝時確保密封良好(防止熔融物料從縫隙泄漏);
卷繞系統:檢查卷繞羅拉表面是否清潔(無油污、殘留纖維),張力控制系統是否歸零(張力過大會拉斷初生纖維,過小則纖維松弛)。
2、物料預處理與適配性確認
物料干燥:聚合物顆粒(如PET、PP)需提前干燥(如80-120℃烘干4-8h),去除水分——若物料含水分,熔融時會產生氣泡,導致紡絲斷絲或表面缺陷;
物料適配:確認物料熔點/分解溫度與設備加熱范圍匹配(如設備最高加熱溫度300℃,則不可用于熔點350℃的PEEK材料,避免物料分解堵塞料筒);
物料量控制:微型設備料筒容量較小(通常10-50mL),進料量需適中(約為料筒容積的2/3),過多會導致物料溢出,過少則螺桿空轉磨損。
- 上一篇:沒有了
- 下一篇:實驗室雙螺桿擠出機技術優勢